9月27日至28日,山西建投建工集团举办第十二期青年培英人才赋能提升培训。本次培训以“项目精益管控与价值创造”为主线,着力强化项目全周期商务策划与结算索赔实战能力,帮助学员系统掌握目标分解与绩效激励方法,全面提升项目精细化管理水平与综合创效水平,为集团公司高质量发展夯实管理根基。
赋能提升
培训特邀中建三局第一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副总经济师、广州市建设科学技术委员会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造价纠纷处理系统及定额动态调整系统双系统专家刘纯旭授课。刘纯旭以《商务策划思维与结算索赔案例解析》为题,精准分析了当前建筑市场环境下工程结算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引导学员深刻认识提升商务策划与索赔能力对企业盈利创效的紧迫性,为学员们带来了一堂深度融合行业洞察与实战方法的精品课程。课程重点围绕“思维构建”与“案例破局”展开,不仅系统讲解了从源头策划到过程管控的全周期商务管理逻辑,更结合丰富的实战经验,对结算索赔中的典型难点与常见陷阱进行抽丝剥茧般的解析。学员们结合自身岗位对课堂所学进行消化和演练,通过深入思考,逐步掌握了破解复杂结算难题的关键技巧。本课程拓展了学员的商务视野,增强了驾驭复杂项目、为企业创造价值与防控风险的综合素养。
培训特邀中铁四局原项目技术主管、国内资深项目经理霍湘授课。霍湘以《项目部目标及绩效管理》为题,聚焦建筑行业项目管理特点,深入剖析项目目标如何精准承接企业战略,系统讲解差异化绩效考核体系设计、全过程绩效管理工具等核心内容。通过结合不同类型项目典型案例,系统阐释绩效指标设定的核心要点和激励机制优化方案,着重解析不同承包模式下绩效管理的差异化战略和绩效改进的实操路径。课程旨在培育学员的战略绩效管理思维,通过培训,学员们不仅掌握了目标分解的“路线图”和绩效提升的“工具箱”,更形成从目标设定到成果转化的闭环管理能力,为提升项目执行效率和团队战斗力提供系统化支撑。
夜间研讨期间,各小组学员结合催化师建议,围绕结构化研讨初步成果展开集中复盘与深度研讨。通过系统梳理问题、精准剖析根源,学员们持续优化解决方案,反复打磨汇报内容,有效提升了成果的逻辑性与实操性,为下一阶段成果输出奠定了坚实基础。
培训结束后,集团公司紧扣“十二期培训成果落地转化情况”组织学员开展笔试考核,着力推动培训内容切实应用于工作实践。
本期培训为项目管理人员在新形势下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框架与实用的方法论。通过两天的深入学习与交流,学员们深化了对商务策划、结算索赔精要及绩效目标分解的理解,真正做到学有所思、学有所获。未来,集团公司将持续跟踪培养,确保学员把培训所学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积极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切实提升项目经营质效,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核心动能。
心得体会
1.第四工程公司 韩毅
《商务策划思维与结算索赔案例解析》课程,聚焦实际案例切实解决结算与索赔如何落地。实际工作中的结算难、索赔被动,往往源于过程资料缺失与时效意识薄弱。我们在未来需要转变思维,注重前期合同风险识别,过程中严格遵循“时效优先、证据闭环”原则,及时固化变更签证资料,并熟练运用当地定额与计价政策,发现并抓住机会,为项目扭亏为盈提供扎实的商务支撑。
《项目部目标及绩效管理》让我意识到,成本控制并非孤立指标。在未来开展目标绩效考核时,要转换思维,从成本中心转换为价值创造中心,关注生产率以及工作效率,在资源保障的前提下,切实做到助力项目实现综合绩效最优。
当前建筑行业利润下滑、结算困难,预算工作不再是单纯算量计价,而是贯穿项目全周期的“价值守护者”。今后我将不断强化风险意识、协同能力和策划思维,从“被动算价”转向“主动经营”,为企业高质量发展贡献价值。
2.第五工程公司 翟钊铭
刘纯旭老师的《商务策划思维与结算索赔案例解析》从施工企业结算与索赔的基础知识讲起,系统梳理了相关概念与流程,让我对结算索赔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其中,“深化设计后的总价合同,发包人要求按实结算怎么办”这一案例解析尤为实用。老师结合具体案例,详细阐述了如何依据合同条款与法律法规,合理维护自身权益,为我今后处理类似问题提供了宝贵思路。此次课程拓宽了我的商务策划思维,对我未来的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霍湘老师的《项目部目标及绩效管理》从当前环境下的项目目标与绩效入手,让我对项目管理的宏观背景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在项目绩效考核体系设计和管理流程方面,我收获了具体的设计方法和工具运用。而关于项目绩效改进与激励机制的内容,更为我打开了新的管理思路,对提升项目管理水平有很大帮助。
3.第九工程公司 张聖
此次学习《商务策划思维与结算索赔案例解析》《项目部目标及绩效管理》,让我对工程管理的核心逻辑有了更清晰的认知。
在结算与索赔课程中,“证据链闭环”和“时效把控”两大要点让我印象深刻,这不仅是工作中需遵循的流程规范,更是保障企业利润的关键防线,以往工作中忽略的签证细节,如今成了需要重点关注的关键环节。在项目部绩效管理课程中,我明白了“目标拆解”的重要性——将项目总目标细化到各岗位、各阶段,既能避免责任推诿,又能通过数据化考核激发团队主动性。
未来工作中,我会把结算索赔的证据意识融入日常,同时用绩效管理的思路优化团队分工,推动项目效率与收益双提升。
4.市政工程公司 康志
本次培训让我受益良多。刘纯旭老师的课程从结算与索赔的基本概念切入,紧密结合当前建筑行业下行、审计从严、结算周期拉长等现实,指出结算策划和索赔意识对项目盈利至关重要,并且通过大量典型案例,如清单漏项、赶工措施费、定额套用争议等,帮助我们从多个维度把握索赔机会。同时课堂中提到的“证据闭环”和“时效优先”原则,对我们日常资料管理也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
霍湘老师关于项目绩效管理的课程补全了当前建筑行业的项目管理视角。他指出了传统SMART原则在项目中机械应用的弊端,并引入“催化型绩效”理念,强调绩效管理应服务于能力提升和组织成长,而不仅仅是考核问责,这对我们未来创新项目管理机制有很大帮助。
5.建筑安装工程公司 李楠
刘纯旭老师的《商务策划思维与结算索赔案例解析》,聚焦实际案例系统解析了项目招投标阶段的风险预判,施工过程中的证据留存和结算索赔时的策略制定,构建了“全周期策划”的思维框架。详细说明了如何通过签证资料的规范化管理、合同条款的精准解读,将原本被动的索赔转化为主动的权益维护,为实际工作提供了可落地的工具,有效提升了处理商务纠纷的专业能力。
霍湘老师的《项目部目标及绩效管理》,精准切中了项目部管理中“目标模糊、考核脱节”的痛点,为团队管理规划了清晰的落地路径。老师强调目标需与企业战略对齐,且要拆解为可量化、可执行的任务,避免“空泛化”;提出的“分层绩效管理法”,解决了过往针对不同岗位“一刀切”考核的弊端。同时,老师结合案例分析了绩效沟通的重要性,指出考核不是“秋后算账”,而是通过定期复盘及时校准偏差,这种“动态管理”思维,不仅能提升项目履约效率,更能激发团队成员的主动性与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