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技术品牌为翼 擎动数智新未来
——关于山西建工 “十五五” 深化科技与品牌融合的战略思考
★山西建工集团副总经理 翟桂庆★
展望 “十五五”,建筑行业的深刻变革与城市发展的新需求交织激荡。山西建工如何在变局中塑造核心竞争力,实现从传统建造商到价值创造者的跃迁?关键在于将沉淀的技术实力、塑造的品牌价值与持续推进的数字化转型进行深层次、系统性的融合。这既是对 “十四五” 奠定的坚实基础(获评 “山西省质量奖”、形成十大品牌内涵,科技研发累计工法、专利超千项,数字化实现业务全流程覆盖)的深化,更是响应董事长贾红军 “四聚焦三践行五管理” 战略纲领,打造 “国内一流城市综合运营服务商” 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选择。
在“国内一流城市综合运营服务商”愿景下,要实现建筑业高质量发展,需以技术硬实力支撑品牌高度,以数字化重构业务生态,搭建 “品牌价值 - 科技创新 - 数字基建” 三位一体的发展三角,三者相互依存、彼此赋能,通过系统性设计形成融合生态,让每一份投入产生乘数效应。
打破 “工程履约” 的传统定位,向 “价值创造” 升级,将 “高品质有尊严的品牌” 作为终极目标,把品牌承诺贯穿技术标准、质量管控、客户服务全链条,让品牌成为客户信赖的核心标识,同时推动品牌建设延伸至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实现 “建精品、树丰碑、育人才”品牌战略与城市运营服务的无缝衔接。
锁定绿色建造(超低能耗技术)、智能建造(模块化改造)、新能源技术三大方向,集中资源攻关,形成支撑品牌高端化的技术壁垒,让科技硬实力成为品牌升级的核心动力。
围绕 “数智建工” 愿景,落地 “133” 数字化战略规划(1 套五化方法论、3 类业务场景赋能、3 大数字化能力支撑),构建 “BIM + 物联网 + AI” 智能建造平台,以数据驱动实现 “管理精益化、决策智能化、服务个性化”,为品牌价值提升提供技术工具与决策支撑。
品牌的生命力源于技术实力与质量文化,“十五五” 需将品牌 “十大内涵” 升级为可感知的价值生态,通过体系化管理与标杆化实践,将 “匠心建造、诚信服务” 的基因融入每个项目。
构建四维品控体系,强化战略引领
以 “设计深化为基、策划优化为要、标杆引领为范、标准保障为纲” 为原则,把品牌质量标准前置到设计评审、项目策划阶段,建立全生命周期质量追溯机制,确保从蓝图到运维的每一环都符合品牌标准。同时践行 “和・合” 文化,秉承 “专心专注 精心精品” 质量理念,落实 “4321” 质量行为准则、“十二个坚持” 管理举措,力争实现 “五个 100%” 质量管理目标,夯实品牌文化基因。
推进体系化与标杆化,落地深度措施
推行精品工程、标杆工程全覆盖,坚持 “开工必创、策划先行、样板引路、一次成优”质量管理思路,构建 “五年规划 - 年度计划 - 月度推进” 实施体系,严控 “过程十大节点”,强制落实《质量标准化做法》,以“打造标杆、示范引领、以点带面、全面提升”推进行模式,实现质量标杆项目覆盖率2026年达标30%、2028年达标50%、力争十五五末达标100% 的目标。同时对标河南金沙置业建立 “客户体验反馈机制”,以交付后服务提升品牌忠诚度。
推动成本与科技双驱动,实现技术创效
推广《图纸会审快速审查指南》,动态更新 “技术创新创效清单”,力争十五五末技术创效率达3%,并完善 “品牌创优基金”,奖励绿色建造、智慧运维等前沿实践,让技术创新服务品牌价值提升。
科技创新需从 “支撑发展” 转向 “引领变革”,紧密围绕品牌战略,聚焦关键技术突破与成果转化,将技术硬实力转化为品牌影响力与市场竞争力。
锚定双轮驱动战略,明确方向路径
以 “智能建造 + 数字运营” 为核心,聚焦绿色建筑、智能建造系统、新能源技术三大领域,通过 “政策 + 市场 + 科技 + 金融” 四维联动,争取省级以上科研课题 20 项,确保年研发投入占比超 3%,为科技创新提供资源保障。
强化硬实力与转化力,落地关键举措
在技术突破上,深化产学研合作,联合高等院校攻关 “装配式钢结构智能制造”“工业固废成果转化” 等 “卡脖子” 技术,建立 “杀手锏技术清单” 并每三年更新,构筑知识产权壁垒;在成果转化上,推行 “产学研用” 联合体模式,将科技成果转化率纳入核心考核,确保十五五末达到 60%。
健全创新激励机制,激活人才动能
构建 “分层分类 + 动态评价” 的科技人才培养体系,针对绿色建造、智能建造等领域设立专项人才培养计划,联合高校、科研机构开展定制化培训,培育核心技术带头人;完善创新激励制度,将技术攻关成果、专利申报、成果转化效益与薪酬晋升、项目分红深度挂钩,激发全员参与创新的主动性与创造性,打造支撑技术突破的人才梯队。
数字化转型需从 “业务融合” 升级为 “战略赋能”,深度服务集团整体战略与品牌升级,以数据驱动管理革新与价值创造。
构建数智新生态,明确战略定位
锚定 “数智建工” 发展愿景,以 “133” 数字化战略规划为总牵引推进建设,将数字化深度融入 “五化管理” 体系,并与 “大商务管理”“两级考核” 机制实现战略绑定。始终以数据为核心驱动,全面推动管理、决策、服务的智能化跃升,为集团培育和打造新质生产力提供坚实支撑。
打造清洁数据源,支撑数据决策
在数据治理领域,重点开发 “战略决策驾驶舱”,整合成本、进度、安全等实时核心数据,为高层精准研判提供有力支撑;同步推进数据科学治理、数据平台建设与数据建模分析,构建具备可视化呈现、预警化监测、预测化分析能力的智能分析体系,以数据驱动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集团治理体系从 “人治” 向 “数治” 深度转型,进而夯实管理根基、释放数据价值,为集团数智化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扎根业务赋能基层,落实深度措施
完善“操作视频库 + 问题处理群”,进一步丰富集团数字化服务体系,确保 90% 基层问题 24 小时内响应,让一线人员聚焦能力提升与客户服务优化,夯实品牌满意度基础。
“十五五” 是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期,推动技术、品牌与数字化深度融合是山西建工塑造长远竞争力的系统工程。唯有以品牌为旗、科技为剑、数字化为盾,坚守 “守正创新、精益求精” 的精神,将技术突破的可靠性、质量管控的严谨性、数据应用的精准性,转化为客户可感知的价值与企业可信赖的品牌形象,才能实现从 “传统建造” 到 “城市运营服务” 的跨越,铸就高质量发展的不朽丰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