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挖潜能蓄势提效 创新引领蓄力突破
拓局发展蓄能奋进
以标杆项目打造盈利新范式
★ 第一工程公司 史翔宇 ★
山西建筑业市场近年来持续低迷,一方面因市场大环境因素,政府财政紧张,大型市政、基建项目暂停投入建设;另一方面,PPP等投融资项目暂停审批,现有项目在体量、资金投入上面与以往相比,难以维系。市场竞争日益加剧,投标报价不断让利,倒逼建筑企业向内求生。
近年来,第一工程公司在加大市场承揽力度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内部管理模式,以山西省残疾人康复中心、忻州康养园区、翼城搬迁安置等打造标杆项目,通过技术升级、大商务管理、标准化建设、智慧工地建设、数字化分析及人、材、机的统筹协调等措施,进一步加快施工进度,降低成本投入,增加项目盈利能力,盘活现金流,最终实现公司平稳发展与职工生活富足的双重目标。
第一工程公司标杆项目相较过往项目实现了显著提升,在前期策划、工期把控、成本管理、智慧工地应用、四新技术推广、人才培养、文化建设等关键环节,系统性地形成了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施工管理经验,为后续同类型工程建设提供了宝贵的参考依据。同时,项目的成功创建也赢得了建筑行业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为公司市场开拓奠定了坚实基础。
策划先行:全周期策划与深度前置管理
项目积极推行“策划先行、倒排工期”的精细化管理。项目团队定期组织内部研讨会,分公司技术总工亲自参与指导,持续优化施工组织设计。面对场地有限的挑战,项目充分利用BIM技术进行三维场平布置,科学实现生活区、堆场区、施工区的“三区分离”。在策划阶段,重点明确了总体施工顺序、关键工序穿插逻辑、主要机械配置方案以及劳动力投入计划,为项目高效推进提供了清晰的路线图。
工期精控:关键节点精准管控与动态优化
项目建立了覆盖“日计划、周计划、月度计划、整体计划”的四级计划管控体系,并严格执行PDCA循环管理,确保目标清晰、执行有力、纠偏及时。在工期压缩方面,项目采取多项实效措施:推行钢筋集中外加工,减少现场作业量并高效利用场地;东侧电梯基坑处支护结构优化为拉森钢板桩并采用ALC板替代传统砖胎膜,节约工期10天,并取得了发明专利;叠合板、ALC板等构件通过调整生产、进场顺序,确保进场后直接进行吊装,避免了场地限制,并减少现场二次倒运;对隔震支座实施提前招标和驻厂抽检,有效保障了关键材料及时到场;通过科学设置隔音墙、调整混凝土浇筑时段等措施,优化了夜间施工环境,保障了连续作业能力。
智慧赋能:安全标准化与智慧工地深度应用
项目严格执行集团公司安全标准化要求,在工地大门、定型化围挡及喷淋系统、标准化临边防护、塔吊安全通道、安全梯笼、物料规范苫盖等方面落实到位。同时,深度应用智慧工地技术,部署了包括实名制人员通道、全方位视频监控、智能水电计量系统、塔吊运行监测(含塔机监测、吊钩可视化)、深基坑自动化监测、AI视频智能识别安全隐患、高支模实时监测、卸料平台超载报警、智能安全帽定位管理等多项智能化管控手段,显著提升了现场安全管理效能。
大商务引领:全过程成本管控与效益最大化
项目深刻反思了传统管理中技术、商务、生产等部门沟通不畅的问题,积极引入“大商务”管理理念。核心在于建立跨部门高效协同机制,着力培养“技术人员懂成本、商务人员懂技术、生产人员懂商务”的复合型人才,形成全员参与、共创价值的管理体系。具体实践包括:
管理前置化: 彻底改变“先干后算”的粗放模式,将商务管理深度融入项目策划阶段,并贯穿设计优化、施工过程、竣工结算全过程。通过与集团公司进行多次“背靠背”深度策划,对项目工程量清单进行了逐项精细分析,明确识别出盈利点242项(预计效益410.81万元)、亏损点171项(预计损失522.59万元)、风险点195项(涉及金额938.82万元)。
动态成本监控:基于上述分析,建立动态成本预警机制,实现对项目成本的实时监控与灵活调整,确保成本处于受控状态。
效益最大化:项目管理的核心目标从单纯的按期完工,升级为追求综合效益最大化。通过优化设计方案、科学配置资源、强化过程管控,在确保质量安全的前提下,盈利点创效294.01万元(占项目造价约2.26%),亏损点减亏创效248.1万元(占造价约1.91%),额外挖掘创效点创效59.12万元(占造价约0.45%),切实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科技赋能:设计施工双优化赋能项目挖潜增效
项目积极应用“图纸快速审查指南”和“降本增效清单”,有效保证降本增效目标的实现。
工艺优化增效:将止水帷幕由三轴搅拌桩优化为五轴搅拌桩施工,显著加快了进度并降低水泥用量。
质量一次成优:基础垫层采用精益施工方法,确保基础尺寸、定位准确;桩头防水采用定型模具施工,保证涂刷均匀、成型美观;地下室选用三元乙丙自粘卷材,提升防水可靠性的同时增加施工便捷性。
材料周转降本:地下室外墙创新采用免开孔工艺,有效提高模板周转率;梁、柱采用镜面模板和方圆扣加固方法,提高了混凝土观感质量,减少质量通病。
工序整合提速:针对PVC塑胶地面使用特点,创新将找平层与结构楼板一次性浇筑,省去单独找平的工序,节约成本的同时加快了进度,同时通过二次磨光工艺有效预防裂缝产生。
文化筑基:卓越项目文化塑造与品牌影响力
山西建工传承的“和·合”企业文化,是多年发展积淀形成的核心价值观。第一工程公司在标杆项目创建过程中,将这一深厚的“文化基因”融入项目建设血脉,积极践行并发扬“和·合”文化精神,营造了和谐奋进的项目氛围,增强了团队凝聚力,有效提升了企业的品牌形象和社会影响力。
人才强企:精准培养与赋能机制构建
公司始终坚持“人才为基”的发展理念,将标杆项目作为培养兼具精湛业务能力与先进管理思维的复合型人才的重要平台。为此,公司特别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尤其注重项目核心管理团队——“铁三角”的能力构建。通过定期组织对标先进项目学习、专项业务技能培训、管理思维大讲堂等多元化活动,有针对性地弥补团队在业务和管理方面的短板,逐步形成“人才辈出、活力涌动”的良性发展循环。在项目实践中,充分调动每一位管理人员的积极性,无论是在重要接待、大型活动承办、各类竞赛比拼还是丰富文体活动中,都倡导树立“敢为人先、勇争第一”的拼搏精神,将项目团队真正拧成一股绳,汇聚成一股劲,确保各项工作力求极致,追求卓越。
当前,建筑行业的变革浪潮既带来挑战,更孕育着破局机遇。以标杆项目为核心载体,通过“深挖潜能、创新引领、拓局发展”的路径打造盈利新范式。未来,我们将以标杆项目经验为火种,让每一个项目都成为效益增长的“动力源”,每一个环节都释放价值创造的“新动能”。唯有如此,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实现企业韧性增长与职工生活富足的共赢目标,书写山西建工高质量发展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