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工思语》专栏 |以科学组织与安全文明双驱动,提升项目现场管理质效

时间:2025年10月22日 08:34 作者: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山西建投建工集团正站在深化改革转型、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路口。每一步前行,都需要思想的灯塔指引;每一次突破,都离不开战略的罗盘校准。


奋斗者的步伐永不停歇,实干者的姿态永远向前。“建工思语”专栏将深读“12368”的战略行动方针,拆解从“规模速度”到“质量效益”的转型密码,探寻“国内一流城市综合运营服务商”愿景背后的实践路径;在这里,我们也将对话改革者的勇气、建设者的坚守,从标杆项目的锻造到人才队伍的淬炼,从品牌价值的跃升到大商务管理的深耕,读懂山西建工在时代浪潮中“守正创新、精益求精”的答卷。


无论是战略蓝图的解读,还是一线实践的思考,“建工思语”都期待与每一位关注建工发展的你,共话转型之策、同探发展之道。让思想的火花,照亮高质量发展的征途。


以科学组织与安全文明双驱动

提升项目现场管理质效


闫靖宇


在建筑行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转型期,山西建工集团紧扣“十四五”圆满收官与“十五五”谋篇启新的战略节点,深度践行“12368”战略行动方针,大力弘扬“和・合”企业文化精神。项目经理作为项目管理的核心力量,需以全局视野与系统思维锚定规范施工目标,既要通过科学组织构建高效管理体系,运用数字化赋能手段优化管理模式,又要以安全文明施工筑牢项目发展根基,从前期策划、精细化分工、常态化管理、数字化赋能四个维度协同推进,全面提升项目现场管理质效,为企业在新发展阶段实现跨越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前期策划:以科学组织定方向,为规范施工筑牢根基


前期策划是项目规范推进的“先手棋”,其科学性直接决定项目能否锚定规范施工目标稳步前行。项目启动之初,需立足全局进行系统规划,通过科学组织明确方向,为后续规范施工奠定坚实基础。


1

精准锚定项目定位,紧扣规范施工目标


每个项目都承载着独特的战略使命,而规范施工是实现项目价值的核心前提。需结合项目自身特性与集团战略规划,将规范施工目标全面融入策划全过程,明确施工流程、质量标准、安全要求等核心要素,确保项目自启动伊始即以规范为指引,为后续管理筑牢坚实根基,打造全面的标杆示范项目。


2

深化调研分析,夯实科学组织基础


充分的调研分析是科学组织策划、保障规范施工的关键。一方面,聚焦项目所在地政策法规、地质条件、周边环境开展深度调研:精准把握当地建筑施工在环保、安全文明施工等领域的硬性要求,提前做好合规准备;全面掌握项目本身的技术参数,为项目建设施工方案提供依据;科学分析周边环境,合理规划施工场地布局,最大限度降低施工对周边的影响,践行集团公司安全文明生产理念。


3

编制精细施工组织设计,明确规范施工路径


施工组织设计作为项目施工的纲领性指导文件,应基于项目特性及集团积累的优秀技术成果,围绕规范施工目标,编制详细方案,确保每道工序均能在规范中提升品质,明确各阶段目标与检查要点,为规范施工提供坚实保障。以楼座外立面为例,运用BIM技术对外墙保模一体板进行精准排布编码,实现工厂定尺加工与现场直接拼装,有效提升了施工效率,使保模一体板损耗率趋近于零;在主体施工阶段,充分结合二次结构ALC板模数,对过梁、构造柱、抱框柱、反坎及剪力墙等部位的铝模设计方案进行优化,有效减少二次结构施工量,加快施工进度。


精细化分工:以科学组织明权责,为安全文明提效能



建筑项目涉及多专业协同,精细化分工是科学组织的重要体现,更是保障安全文明施工、提升管理效率的关键。通过明确权责,激发团队协同效应,使安全文明施工要求落实到每个岗位,推动项目规范运行。

构建科学组织架构,支撑安全文明管理


综合考量项目规模及复杂程度,精心构建与之适配的契约化组织架构,为安全文明施工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以合同为例,需在集团公司合同模板基础上,细化与班组的合作内容边界,明确具体事项,避免使用“等”字模糊表述。例如:安全方面的具体工作内容需明确列项,合理定价。

明晰岗位权责,压实安全文明责任


基于组织架构,进一步细化各岗位权责,将安全文明施工要求全面融入岗位职责。明确项目经理对项目安全文明负总责,技术负责人负责技术环节安全规范的把控,安全负责人专项监管安全隐患,并设置专人监督一线文明作业,杜绝推诿扯皮现象,确保各施工分项人员提前明确自身在安全文明施工中的责任,使规范要求贯穿施工全过程。


强化协同沟通,保障安全文明落地


精细化分工并非“各自为战”,而是通过协同沟通推动安全文明施工的有效落实。建立项目定期例会制度,要求各部门、班组汇报安全文明施工进展,反馈存在问题,由项目经理及时协调解决跨环节问题;此外,需持续关注外部典型安全案例,举一反三,使员工和施工班组长深刻认识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原因、事后损失及法律责任,真正让安全意识“入心、入脑”,全面强化员工安全操作管控;借助信息化平台实现安全隐患、文明施工情况等信息实时共享,让各成员及时掌握项目安全文明动态,保障施工各环节安全无缝衔接、规范推进。


常态化管理:以双驱动强执行,保规范施工长效运行


常态化管理是科学组织与安全文明双轮驱动的核心落脚点,需要将规范施工要求融入日常管理,构建长效机制,方可确保项目持续规范运行,实现管理质效的稳步提升。


1

抓实质量常态化管理,组织守规范底线


质量是规范施工的核心,需依托科学管理机制强化日常管控。构建从原材料进场至竣工验收的全过程质量体系:原材料进场时严格检验,杜绝不合格材料入场;施工过程中推行“三检制”(自检、互检、专检),以科学检测手段把控各工序质量;定期开展质量排查,及时整改问题并深入剖析原因。与此同时,强化施工人员质量意识培训,让“质量规范”理念深入人心,通过科学组织确保施工质量持续达标,实现工序质量合格率100%的目标。


2

抓牢安全文明常态化管理,以专项行动筑安全防线


现场安全文明是企业品牌形象最直观的展现,要一以贯之,需有持之以恒的决心,具体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其一,以集团公司“安全管理专项行动”为契机,贯彻“三管三必须”理念(即安全生产工作中,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其二,强化现场平面管理,全面落实“六个百分百”要求,确保现场“物堆有序、路通顺畅、人行规范”;其三,加强现场垂直方向的安全防护及大型设备管控,确保每层洞口防护状态实时可知,大型设备作业时专人盯守、专人管理;其四,加强特殊天气的预防与预判,为项目施工创造有利条件,同时密切关注并及时排查特殊天气过后可能引发的安全隐患。


3

抓好进度常态化管理,以科学调度保规范节奏


进度管理应在规范施工的前提下有序推进,细化总进度计划,实现“以日保周、以周推月”;实行“每日例会”制度,汇总当日问题及次日工作计划,由项目负责人协调解决各项难题,构建“上下管理双通道”;严格落实进度责任制,定期对比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深入分析偏差原因,以团队“合力”确保施工始终按规范节奏推进。


数字化赋能:以智慧手段强支撑,为规范施工提质升级


在数字化浪潮全面席卷建筑行业的当下,数字化赋能已成为提升项目现场管理精准度、强化规范施工保障的核心手段。


依托集团公司D6C一体化智慧项目管理平台,整合进度、质量、安全、成本等核心管理模块,打破传统管理模式的信息孤岛,实现数据实时共享与流程线上化管控,消除管理数据壁垒,达成规范、协同、高效的管理目标。


项目为作业人员配备具备定位、一键呼救、一键召回、危险预警等功能的智慧安全帽,推动人员安全管理模式从“事后追溯”向“事前预防”与“实时管控”转变。在施工区域主通道及项目部安全警示教育中心部署心理健康监测仪,通过人脸扫描技术分析筛查作业人员的八大心理健康指标,系统将相关数据以短信形式推送至劳务员,劳务员根据人员具体情况,采取疏导、调岗或劝退等提前干预措施,保障规范施工的主观能动性。


部署智慧云广播系统,构建“即时化、精准化”的信息传递体系。管理人员可通过后台远程发布通知,内容涵盖施工规范要求、安全警示及天气预警等信息,提升现场管理的及时性与有效性,推动规范施工要求在现场有效落实。


在施工现场关键区域部署高清智能监控摄像头,结合AI视频分析技术,构建“无死角、智能化”的监管网络,实现全覆盖监控与全景式现场管理,杜绝违规施工行为。不仅能实时规范现场施工行为,还为违规行为追溯与责任认定提供客观依据,有效减少违规施工,同时为劳务纠纷提供客观证据。



在建筑行业转型升级的时代背景下,作为一名项目经理,我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要始终践行集团公司“12368”战略行动方针,传承发扬“和・合”企业文化,以规范施工作为核心目标,借助双轮驱动提升现场管理质量与效率,通过高质量的项目执行赢得客户的持续信任与满意,以现场保市场,不断为集团公司“十五五”新征程注入强劲动力。